台港《星期二》比拚


中英劇團《相約星期二》宣傳單張

1月16日終於在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觀賞了中英劇團第十一度公演的《相約星期二》。兩個月前(11月15日)台灣果陀劇場製作的同一劇目,搬來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,卻率先看了。台灣的國語版與香港的粵語版都不斷重演,總場數都已超過一百場。在香港和澳門的粵語版演出,每次總因為各種原因,一直未看(其實亦有很快會重演,到時再看的心態),但「果陀」來港只演一場,卻看到了,觀賞節目亦真的要說「機緣」。

此一機緣,正好比拚這兩個翻譯劇製作,由此即見出港台兩地文化的差異。國語版將美國劇作家J. Hataher和M. Albom的劇作翻譯為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,便不及中英劇團譯為《相約星期二》那樣簡潔。國語版的導演是香港觀眾熟悉的楊世彭,粵語版則是古天農。劇中兩個角色都由資深演員帶同青年演員演出。國語版演老師的金士傑爐火純青,收放自如,真的是大師,演學生的卜學亮,演技亦好,唯外型天生富於「喜劇性」,老師彌留之際的高潮戲,儘管當晚亦有觀眾被感動到潸然淚下,他個人在戲中落淚的情節,說服力卻不夠。粵語版的陳國邦在這「最後一幕」的處理,感情上作出了鋪墊,一步一步推上高潮,則較有說服力。

最為意外的是粵語版鍾景輝的表現。意外在於無論是唸白、動作的處理,King Sir長期建立的強烈個人風格大大淡化,很自然地融入了劇中人慕理(國語版是莫利)教授的性格中,這種轉化,當與經過長期演繹同一角色有關,至於和King Sir亦正要步入劇中人七十八歲同一年齡有多少關係,那便難說了。

兩個製作最大的不同仍在於翻譯的風格。粵語版用上了較多的香港色彩詞彙口語,翻譯劇的痕跡較國語版少得多。且看其中一句很關鍵的台詞。國語版的莫利教授,在十六年後再見到他早已知道名成利就,卻未有遵守諾言而失了蹤的學生時,一再問他「你跟你的靈魂能夠和平相處嗎?」但粵語版的慕理教授則問「你心安理得,又問心無愧嗎?」前一譯法可能更接近原文,但翻譯痕跡明顯,或許這正是港台兩地對翻譯劇處理上的不同取向吧。此問的關鍵是學生的答案如果是肯定的,就不會有「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」了。

粵語版是陳鈞潤翻譯,「果陀」的版本由誰翻譯,「場刊」中卻無交代。其實「果陀」這次訪港的演出,用作「場刊」的只是三頁篇幅的「宣傳單張」,並未有另外製作場刊,如此處理和這個製作的認真、高水平表現相比,完全不相稱,這確是有點奇怪。 ■文:周凡夫

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