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國邦 堅持
TVB周刊 2011/08/22 issue 739
電視人娛-陳國邦 堅持
撰文:蘇豔梨.攝影:曾衛惠.設計:廖智森
![]() |
第一屆演藝學院畢業生,未畢業,陳國邦已參演電影《壯志雄心》,更入圍台灣第廿六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,一時聲名大噪。
回頭望,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,陳國邦沒有半點唏噓嗟嘆,相反慶幸四年的演藝學習,教導他作為演員應有的心態,從容面對起落。經驗累積下,理解如何調節在演繹上的妥協與堅持,平衡兩者,既可以滿足自己,亦令導演信服。
一直沒有放棄追求演技提升與改進,勇於嘗試新的演繹方法,因而在《紫禁驚雷》中出現了康熙應否繑腳的爭議,這是平時沉默寡言,但一談起演戲立即口若懸河的陳國邦唯一的堅持。
![]() |
好勁
陳國邦的起步,雷聲大,首次參演電影《壯志雄心》已得到最佳男配角的提名,他也毫不掩飾的表示:「以為自己好勁!」同時深切明白,過大的名聲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。
「先有知名度而經驗未足下擔當重要的角色,可會力有不逮,就算靠天才幸運地得到了成功,也會覺得一切得來全不費功夫,不懂進步求成長,就算可以上到一定的位置,藝術上的進步空間也有限,可能要做得十年八年,人生閱歷有咁上下,先至會發覺,原來當時虛耗了咁多光陰,有幾咁愚蠢。就好似當年一樣,我話自己勁阿!一出來拍電影就被提名金馬獎,加上背後的故事好得意,原本電影公司並不是提名我角逐最佳男配角,而是當地的評審看完電影後,要求提名陳國邦,所以當時台灣的報道說我是黑馬、好容易跑出,睇完都有少少沾沾自喜,覺得自己好勁。最後,並唔係話我好彩攞唔到獎,我都好想攞到,因為我有四年的學術生涯支持,相信有能力去接受這名聲。當然而家唔可以諗番轉頭,但我相信就算當年我攞到獎之後,銀色路途可能會唔同,但我應該唔會變得太犀利,唔會去到劇本唔睇、好放任自己的階段,因為我有追求學術與藝術的心。」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繑腳
矚目新人畢業後加入TVB,陳國邦也承認自己出身好,不用從跑龍套捱起,但卻因為一張孩子臉,妨礙了戲路的發展,只能當弟弟的角色,所以九三年離開了TVB出外闖,最後帶著成長的心智回來,更涉獵各地的演繹技巧,勇於在劇集中嘗試,所以在《紫禁驚雷》飾演康熙時繑腳,因而有網民提問:「皇帝可以繑腳嗎?」陳國邦有以下解釋。
「其實早期的皇帝可以好親民,春秋戰國時,皇帝與臣子都是平起平坐、同床而睡,直到西周建立禮樂才把階級分得清楚,所以睇國內劇集,會見到不同朝代的皇帝。但在香港的皇帝通常都是一式一樣,所以今次接到康熙一角非常開心,加上故事時段為三藩已定、鰲拜已滅,他有足夠的功績去震壓住大臣,所以我在演繹時的行為可以自然,加上戲中主張『滿漢一家』,所以會親民地與藍翎侍衛一齊飲酒,但這些情況唔會發生在大殿之上。所以除了繑腳,之後我甚至在御花園坐欄杆,當時導演問我就答『皇帝在自己的花園,點解唔可以咁樣坐?』這是與導演的溝通,加上他對我的信任,接受我的意見才能達成共識。這樣的率性演繹也是啟發來自國內演員陳道明及唐國強所演的皇帝,陳國邦這樣演算不上演技上的新突破。只是希望可以透過康熙去嘗試、打破、突破,作為香港演員演出不同的元素予香港觀眾睇,雖然表現方式不普遍,但又唔會踏過界,這樣的探討幾得意。」
![]() |
![]() |
![]() |